德累斯顿经济技术大学

国 立 德 累 斯 顿 经 济 技 术 大 学

中 国 交 流 中 心
 
首页 学者交流 学生交流 赴德留学 来华留学 夏/冬令营 文档中心 联系我们

德累斯顿经济技术大学
关于夏/冬令营
以往同学留言
难忘时光-2011
难忘时光-2012
难忘时光-2013

感受德国
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罗翔辉

七月五日,我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向往已久的美丽国度——德国,开始人生的第一次欧洲之旅。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多天时间,但这次旅途带给我的,是无限的惊喜、思考,与感动。

环境
一到德国境内,迎面而来的就是清新得沁人心脾的空气。这种空气无论在法兰克福、柏林,德累斯顿,无论在市郊还是在城里,都保持着那种能让我的双肺感到解放感的气势。从飞机上空俯瞰就已经发现,德国的城市个个都像极了树海中的方舟。每天都沉浸在森林的怀抱中,想没有好空气都难啊。
往后,姚老师和樊老师带领了我们一行走遍了大半个德累斯顿。每次从旅馆出来,我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,只顾着欣赏易北河畔沿途的城市风光。古老的欧式建筑至今仍在熠熠生辉,无声地述说着其数百年的历史,让人不禁赞叹欧洲人对自身文化的保护,及对营造高雅人文环境的重视;街道纵横交错而狭窄,某些双行道窄得几乎只能容一辆车通过,上面甚至还有轨道电车在行驶,但车辆和行人都能井井有条地穿梭往来,没有出现任何拥堵的现象,这在我眼中真的是一大奇迹;整个城市干净整洁,在城里漫步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,让同行的同学小胖在那一个劲地叫“太美了,实在太美了”。是啊,真的很美,比起环境质量和古迹都在逐渐消逝的北京,德累斯顿真是称得上人间天堂。
环境的保护除了靠城市居民对环境的珍爱之外,企业也是功不可没。比如保时捷莱比锡工厂的周围都是一大片天然林,有效地抑制了在测试车辆时的尾气问题;再比如宝马莱比锡工厂涂装车间里,车体涂装后产生的废水都是净化并回收利用的;AMD芯片工厂(现Global Foundries)也都在环境的保护方面下足了不小功夫。他们环境意识之高,让当时的我由衷的佩服。
但后来,HTW上的一堂课又让我瞬间改变了原来的看法。在“绿色物流”的这堂课上,教授给我们做了个调查,问我们会不会愿意为更环保的产品付出多余的花费,最后结果为:8人中,6人愿意花多钱,2人不同意。教授笑了下说:“你们的结果跟我们原来做的调查结果很相似”。我当时想,那自然啦,世界人都会为环境尽多一份力吧。但教授给的结果却让我目瞪口呆。发达国家的人,包括欧美日本等,五成以上不愿意为此多花钱;倒是发展中国家的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,愿意为此多花钱的人为多。这个结果让我内心十分纠结,它告诉我:原来一个个体或集体要想做好一件事,不是靠强调所谓个体或集体的“主义”“觉悟”来解决的,而是得依靠良好的制度,让个体或集体至少能够“不做坏事”。这点国内想要做到,貌似还有一段漫长的过程。

技术
德国的技术世界一流这点自然没人否认,但却很少人能够亲眼去看一看其技术究竟是强在哪里。这次的交流之旅就给了我一个机会,让我能够近距离地体验德国工业的魅力。技术的力量,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。
保时捷莱比锡工厂,展示了德国工业最质朴的一面——其所有的车,卡宴和Panamara,都几乎100%纯手工打造。走进飞碟般的招待中心背后的工厂,看着一辆辆保时捷跑车逐渐地成型下线,心也随之感到热血沸腾。据保时捷的工作人员介绍,每一个保时捷员工都以能在这里工作为豪,在明亮洁净的车间里,工人们在悉心地安装和检查车辆的每一个部件,就如同在照料着自己的孩子一般。这样严谨的装配流程,使得莱比锡工厂一天只能装配出23辆车,但正是这种近乎吹毛求疵的严谨,才使得保时捷能够成为了一代顶级跑车品牌。
而宝马莱比锡工厂则展示了高效的自动化技术之美。该工厂主要负责宝马X1的制造,而所有的车都是在一条完全自动的流水生产线完成的。在这个生产线上,你几乎见不到一名工人,有的只是一个个任劳任怨进行着重复作业的机器人。依附强大的计算机控制技术,其车体加工精度可达微米级,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。工人们需要做的,只有电气系统的装配、质量控制以及车辆测试。 漫步在工厂的车间,看着一只只的机械臂敏捷而又不乏优雅的活动,能与如此充满生命力机械亲密接触,实在是一种愉悦。
至于大众德累斯顿玻璃工厂,辉腾的诞生地,则有力地告诉我们,手工与机械是可以亲密合作、和谐共处的。在这里,大众的顶级豪华轿车辉腾让我们赏心悦目,沉溺其中不得自拔,而其独特的生产过程也让我们惊艳不已。在组装车间里,车体的组装基本都由工人手工完成,每个工人都在兢兢业业、一丝不苟地工作,让每一款辉腾都饱含了造车人至诚的心血。但是,生产过程也使用了大量的机械化辅助,如活动地板流水线让每个底盘能够轻松地移动至下一个组装处,且工人也能够随之移动至需要其参与装配的位置。另外安装用的零件都由一种方形的机器人来供给,通过流水线地板底下设置的电磁导轨,机器人能够自动地离开预定位置,乘坐电梯,领取零件,并最终返回预定位置。这一系列过程井然有序,造就了一个机械自动化生产和人力手工化生产的完美过程。


在德国,人是被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。在这里,处处能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情怀。
在去德国之前,我带了一大堆的纸巾,以避免在那买价格比较昂贵的纸巾。但最后却发现,我几乎没怎么用上——德国的每个厕所都有纸巾!无论是学校、火车站,还是饭店、商场,都无一例外地配备了充分的纸巾。因为德国人会考虑到:一旦那个人没有纸巾怎么办?
另一个细节也同样让我唏嘘不已。一次谈到德国的轨道电车时,姚老师说,德国的公共交通都是24小时营运的,而且每天如此,不分节假日,恒久不变。因为德国人会考虑到:一旦有人需要坐公车怎么办?
类似的这种事例还有很多,但归结为一点就是一种对“一旦”的忧虑。这种“一旦”的想法,让德国人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各种问题,并对各种问题都给出一个最为稳妥的解决方式,这与美国的冒险式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虽然这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一些新生事物的发展,如核电站在德国的早早夭折,但却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各种问题发生的概率,从而减小对人们的伤害。这种对每个人都无微不至的关怀,正是我们所极度缺乏的。
也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氛围下,几乎每一个德国人都温文尔雅,热情而不做作,友善而不虚伪。他们过着富足而宁静祥和的生活,每天工作、看报、品酒、休憩。无论是从事哪个职业的人,都能得到最大的尊重。总结一句话,他们都生存得很有尊严。但愿我们的国家能够学习这些国家好的方面,从而也能够逐渐地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地生活。

在最后,我要感谢每一个在德国给予过我帮助的人。感谢姚老师和樊老师,一直带领着我们走南闯北,并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;感谢冯硕学姐在德国带我逛商场,讲德国的故事,并给我们做导游;感谢每个同行的同学与我度过了美好的十天旅途。

愿有缘,再会德国

copyright: 2011.03.01 ——